近日,合肥高新区路灯能源管理及智慧化管控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完成质量安全专项验收。本次验收工作由质量安全部牵头,联合技术与解决方案部、交付部及劳务施工单位共同开展,围绕电气安全、结构安全和环境安全三大核心维度进行全面检查。项目整体验收情况良好,为区域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电气安全方面,验收人员重点检查了漏电防护与线路可靠性。经专业检测,路灯配电箱的接地电阻值均符合国家标准(≤4Ω),确保在漏电情况下电流能迅速导入大地,从根本上杜绝行人和作业人员触电风险。同时,线路绝缘性能良好,未出现绝缘破损或老化现象,有效防止雨水渗入导致短路,保障周边行人及设施用电安全。灯具施工严格遵循专项方案,接线采用“一层防水+一层绝缘”的包扎工艺,防水与绝缘密封完好,彻底消除了因接线松动或进水引发的电气故障和火灾隐患。
在结构安全方面,结合合肥地区风力较大的气候特点,验收人员重点核查了路灯的稳固性。灯头与灯杆抱箍连接牢固,无松动或未紧固现象,可有效抵御大风天气,防止灯头坠落伤及行人或车辆。灯具外壳完整,无开裂或破损,避免了因施工扭力过大导致外壳损坏进而引发电气故障。同时,灯杆与灯具连接部位的螺栓、螺帽均紧固到位,力矩符合要求,从根本上杜绝了因长期使用导致连接松动、灯头掉落等公共安全隐患。
在环境安全方面,验收围绕“隐患清零”和通行保障展开全面排查。现场无施工残留的电线头、金属构件等杂物,消除了行人误触灯杆引发触电事故的风险。路灯周边防护设施完善,路口处路灯设置合理,无遮挡交通视线的情况,保障了道路通行安全。故障报警系统测试正常,应急保障措施有效,可在故障发生后实现快速定位和维修,最大限度缩短安全风险的暴露时间。
此次合肥项目安全专项验收不仅是对单个项目质量的严格把关,更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实现了风险前置防控,通过针对性排查电气、结构及环境安全隐患,从源头避免了触电、坠落、交通干扰等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二是筑牢了公共安全屏障,确保路灯作为重要公共基础设施能够长期安全运行,维护区域公共安全秩序;三是规范了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明确安全验收标准,推动施工单位落实安全责任,为高新区后续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安全管理验收范式,有助于提升区域工程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下一步,各相关部门将以此次验收为契机,持续巩固项目安全成果,让安全、可靠的路灯设施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与区域发展。